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01篇
  免费   1173篇
  国内免费   659篇
耳鼻咽喉   238篇
儿科学   267篇
妇产科学   94篇
基础医学   981篇
口腔科学   182篇
临床医学   3086篇
内科学   1690篇
皮肤病学   220篇
神经病学   300篇
特种医学   6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123篇
综合类   6288篇
预防医学   2864篇
眼科学   286篇
药学   2655篇
  12篇
中国医学   2435篇
肿瘤学   570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21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465篇
  2019年   495篇
  2018年   532篇
  2017年   359篇
  2016年   433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1156篇
  2013年   923篇
  2012年   1191篇
  2011年   1249篇
  2010年   1245篇
  2009年   1238篇
  2008年   1141篇
  2007年   1237篇
  2006年   1190篇
  2005年   1111篇
  2004年   1054篇
  2003年   958篇
  2002年   791篇
  2001年   807篇
  2000年   690篇
  1999年   576篇
  1998年   488篇
  1997年   431篇
  1996年   435篇
  1995年   439篇
  1994年   390篇
  1993年   268篇
  1992年   234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89篇
  1989年   206篇
  1988年   169篇
  1987年   140篇
  1986年   124篇
  1985年   119篇
  1984年   108篇
  1983年   105篇
  1982年   90篇
  1981年   76篇
  1980年   53篇
  1979年   43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18篇
  195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目的评价重组(酵母分泌型)人血清白蛋白-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Ⅰ)融合蛋白在健康受试者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6例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按先后顺序入组,进行4个剂量组试验(150,300,500,650μg·kg-1),每组分别入组4,6,8,8例。根据体重计算给药剂量,受试者于给药当天上臂三角肌部位皮下注射给药1次。用药后观察药物不良事件(AE),定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结果共25例受试者发生AE,共145例次。150,300,500及650μg·kg-1剂量组的AE分别为13,11,56和65例次。其中134例次考虑与研究药物相关。常见的AE有骨痛、单核细胞计数升高、血碱性磷酸酶升高、头痛、高尿酸血症、血乳酸脱氢酶升高、脾肿大、肌肉疲劳。研究中未出现AE导致的用药暂停、受试者退出或试验提前中止。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SAE)。未发生剂量限制性毒性。结论注射用重组(酵母分泌型)人血清白蛋白-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Ⅰ)融合蛋白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单次给药150,650μg·kg-1剂量范围内有较好的安全性,本临床试验未探索到健康人群的最大耐受剂量。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piR-999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其与PIWIL4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7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iR-9994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PIWIL4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piR-999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比癌旁组织上调2. 3倍(P=0. 002 2)。Ⅲ+Ⅳ期胃癌组piR-9994的表达比Ⅰ+Ⅱ期胃癌组上调3. 5倍(P=0. 002),神经侵犯组比未侵犯组上升2. 5倍(P=0. 036)。PIWIL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18. 346,P 0. 001),其中Ⅲ+Ⅳ期胃癌组高于Ⅰ+Ⅱ期胃癌组(χ2=8. 60,P=0. 003)。胃癌组织中piR-9994的表达与PIWIL4表达呈正相关(r=0. 231,P 0. 05)。结论 piR-9994在胃癌组织中过表达并与肿瘤分期、神经侵犯密切相关,piR-9994可能通过调节PIWIL4表达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piR-9994有望成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3.
胃癌是我国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胃癌前病变的研究对胃癌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从癌前病变的研究了解胃癌的组织发生以及胃癌的局部和周身环境因素,而且对癌前病变的随诊可以及时发现早期癌变阶段,可大大提高早期胃癌发现率。在癌前阶段给予正确的治疗也是预防胃癌发生、降低胃癌发病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临  相似文献   
94.
正自2015年2月以来,深圳市罗湖区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资源配置不优、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以健康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扎实推进整合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建立管理共同体,组建统一法人的罗湖医院集团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全域贯通,实现人、财、物、事统一管理。按照人员编制、运行管理、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原则,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护理—养老"的全程服务。同时,推进集约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此外,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加减乌梅丸提高治疗泄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门诊接受治疗的74例慢性泄泻病患者。采取掷硬币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口服乌梅丸原方汤剂,治疗组口服加减乌梅丸汤剂。观察指标:从治疗后4周的疗效判定,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山西省东南部地区产妇体重滞留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体重改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7月-2017年6月,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 ,纳入待分娩孕妇635人,于产后6个月进行追踪调查,观察指标包括一般情况、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和产后6个月体重。结果 635名纳入研究的孕妇中,产后6个月随访到的有效人数为495人,应答率为77.95%。研究对象产前平均体质指数(BMI)为(20.27±2.28)kg/cm~2,分娩后6个月平均BMI为(23.12±2.74)kg/cm~2,平均体重滞留为(2.68±2.48)kg。超重和肥胖妇女比率由产前的16.36%到产后6个月的24.65%。295名(59.6%)研究对象超过了美国医学研究会(IOM)2009年推荐的孕期增重标准至少1 kg,104名(21.01%)研究对象超过标准5 kg。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本地区产妇产后6个月体重滞留的影响因素为孕期增重、产后抑郁症患病情况和孕前BMI。结论怀孕期间以及产后6个月内需要进行体重管理以及心理卫生干预,以减少肥胖和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7.
炒麦芽一直沿用"炒黄炒香"的入药传统,而"炒黄炒香"终点的判断一直是炒制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该实验建立指标成分与NIRS之间的定量校正模型用于快速检测总还原糖、总氨基酸、总黄酮、A_(420)及含水量,并提出基于"成分变化率"的炒制终点判断方法。以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不同炒制时间样品光谱,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定量分析模型,并对光谱预处理、建模波段等参数进行优选;采用HCA,PLS-DA研究成分与"炒香"的关系,确定炒制终点。所建立的校正模型性能良好,采用所建模型进行在线分析,预测结果与实际测定值相关系数均大于0.9,预测相对偏差小于10%;HCA方法将在不同炒制时间的麦芽分为4类,PLS-DA分析表明总还原糖对区分不同炒制时间的麦芽具有显著的贡献率,当总还原糖的变化率为80%时,即可判断"炒香"终点的到达。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可快速准确地测定麦芽不同炒制时间样品中总还原糖、总氨基酸、总黄酮、A_(420)及含水量,并可判断"炒香"工艺终点,为中药炒制工艺的评价及终点判断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泽泻汤加减对眩晕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抚顺市中医院收治的眩晕病患者共6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应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天麻素注射液静点联合手法复位,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泽泻汤口服,应用DHI评分量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泽泻汤加减治疗眩晕病患者临床疗效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究天麻素与血栓通联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76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38例。单一组予以血栓通治疗,联合组于此基础上给予天麻素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临床效果优于单一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予以天麻素与血栓通联合治疗,效果颇为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玻璃纤维桩光固化树脂联合修复前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牙牙体严重龋损或颈部深度楔形缺损导致牙髓病、根尖周病,在患牙进行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临床上常用烤瓷冠或光固化树脂修复,而二者都需使用桩(钉)增加固位,本文对玻璃纤维桩加光固化树脂修复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